|
: d h0 c2 b w3 N3 C0 F# M- r
鐘馗信仰民俗、寒窯傳說等28個非遺項目已通過初步篩選即將進行公示,昨天記者從剛剛閉幕的西安市第三批非遺保護名錄項目評審會上了解到,我市擁有的非遺項目將逼近100個。7 n5 e+ R4 A$ d5 f( O
鐘馗信仰通過初選
1 s& L) m) N" O+ i1 j 在為期3天的市第三批非遺保護名錄項目評審會上,市非遺保護委員會的20余位專家對37個申報項目進行了反復(fù)討論、篩選,最終有28項進入了初選名單。其中,鐘馗信仰民俗尤為令專家們感到興奮——這個源于終南山地區(qū)的民俗在日本、東南亞及國內(nèi)各地廣泛流傳,其蘊含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值得深入挖掘。寒窯傳說更是廣為流傳,這個曲江池池畔、千百年的經(jīng)典愛情故事也是內(nèi)涵豐富,其潛在價值有待進一步挖掘。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介紹說:“ 在區(qū)縣申報的37個項目中,除了民間傳說、民俗信仰,還有像打鐵技藝、戶縣繒鼓、定秤技藝等民間技藝,有戶縣民間雜技高空耍獅、周至火龍燈、面塑等民間美術(shù)、民間體育、民間醫(yī)藥方面的10余個項目,在初步評審中都得到了專家的肯定,將有可能要沖擊省級非遺名錄。在申報過程中,有些項目挖掘得很深,其文本資料就厚得像一本書,而有的項目就相對來說顯得很單薄。對于部分項目專家們還有些異議,主要是其提供的光碟存在著不規(guī)范等問題,而個別區(qū)縣申報的唐三彩、剪紙等項目因為現(xiàn)代工藝的成分過重,不符合非遺項目的要求未能通過‘初試’?!?br />
/ k, | U3 ?1 {9 i6 `8 u, L% D 非遺“口糧”急需補給
4 F( C& \' N3 \% r+ X& l% E r “非遺保護實行的是四級名錄管理體系,國家、省、市和區(qū)縣都建立了非遺保護中心。我市通過普查摸清了非遺家底,分兩批先后確定了市級非遺69個,其中有43個進入省級非遺名錄,4個進入國家級名錄、2個通過公示尚未公布。可以說,西安的非遺資源和西安的物質(zhì)文化資源一樣豐厚。這些年來,通過完善機構(gòu)、發(fā)展隊伍,組織非遺進社區(qū)、校園等途徑做了很多努力,令老百姓和基層非遺工作者的保護意識都有較大提升,這令我們倍感欣慰。今年,我們準備搞全市的非遺展演,有關(guān)非遺專項資金管理的相關(guān)辦法也在醞釀當(dāng)中,非遺保護的中長期規(guī)劃的省級部分出爐、其他正在制定,還準備對非遺挖掘人員進行進一步的培訓(xùn),這些都將力促非遺保護工作進一步發(fā)展……”而后,文廣新局副局長馬金山有些擔(dān)憂地告訴記者說:“現(xiàn)在市上每年有50萬元的保護經(jīng)費,這令69個市級非遺項目的扶持和96位傳承人的補助有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日后隨著第三批非遺項目的出爐,保護資金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br />
# Q" l% M* p6 ~' M& Q+ E. { 馬金山副局長介紹,通過評審會的28個非遺項目只是通過了“初試”,還要經(jīng)過公示、上非遺保護聯(lián)席會議、市政府常務(wù)會等幾關(guān),再由市政府發(fā)布。最終,將有哪些項目正式入選市級非遺保護名錄還需耐心等待。(記者 李晶)
3 \8 D7 p1 G: t N, j4 N, R |
|